学习惭愧

某学僧

初闻“惭愧”,始于同佛门弟子之相识。是时,宿世善根成熟,终于有缘接触到佛法。扑面而来的是全新之信息,令人应接不暇,有幸得益于那些先入门居士之不吝赐教,犹如久居染污之闹市,偶入深山,呼吸到大自然之气息,使人心旷神怡。因此,对诸位三宝弟子由衷赞叹。然其皆以“惭愧”自谦,此二字,远离社会交往之寒暄,闻之,悦耳清心。于是,刻意学习,久之,似乎有点脱俗的味道。其实,鹦鹉学舌,不解其文。

后从恩师听学《俱舍论颂疏》方知其内涵。《俱舍论》卷四有二释,第一释崇敬诸功德及有德者之心为“惭”,怖畏之为“愧”;第二释自省所造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

以之为镜,对照自己,在家烦恼,不知惭愧,若居尘宇,而今庆慰,恩师三宝,慈悲摄受,远离愦闹,趣求出离一切恶不善法,出家闲旷,犹处虚空。身著如来袈裟,授受檀越供养,可有道是:“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何以如是说?此一粒米,用百功乃成,由垦植、耘除、收获、舂磨、淘汰、炊煮而成饭食。施主为求福故,减自口禄,夺妻子分,而施舍来,当自忖度,己之德行,若不持戒诵经,营三宝事,信施难消。凡受食时,应作如是观,令生大惭愧,若非如此,果报可畏矣!

《大智度论》卷三云:僧侣若依品位分为四类,而其中之一即是惭愧僧,因为他能持戒不破,身口清净,能辨善恶,具足惭愧心。[1]

可见具足惭愧修成不易,然一念惭愧心生,亦受益匪浅。于此,笔者将点滴心得供养诸位善友。起初拜佛,由于业障现前,拜过二万,不幸中断,而且再无勇气修起。春去秋来,在讲寺学法之家父,竟然勇猛地开始拜佛。虽然口头上随喜,但内心却一直认为,父亲是一时心血来潮而已,恐其病体难以持续太久。可是一个月过去,父亲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拜越勇猛,越拜越欢喜。从晨至暮,长时于佛像前礼拜不已,见者无不赞叹随喜,故不敢等闲视之。反省自己,出家修行,不思进取,放逸懈怠,曾言出家度父母,实空发大愿,与父相比,其羸瘦形体愈显高大,自己却变得渺小而无地自容,此一念惭愧心生,种下了圆满十万礼佛之因。尽管中间障碍重重,但有三宝慈悲加被,最终冲破魔障,完成此行。

 

注:

[1] 《大智度论》卷第三:“是僧四种:有羞僧,无羞僧,哑羊僧,实僧。云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净,能别好丑,未得道,是名有羞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