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经》《新小品经》等,也就是《八千颂般若》。共十卷,二十九品。本经主要阐释菩萨修持的般若波罗蜜、诸法无受三昧、菩萨摩诃萨以及大乘的意义等义理。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姚秦弘始十年二月六日,鸠摩罗什开始翻译此经,四月三日译成。在此之前虽有其他译本,但这一版本在语言和表达上更为流畅,更易于理解,其翻译风格和质量都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卷第一
初品(序品)第一 佛令善现,为说般若。
释提桓因品第二 诸天集会,同共问法,以宿愿故,闻甚深义。
卷第二
宝塔品第三 有此经处,如佛塔故。
大明咒品第四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舍利品第五 供养舍利,不如般若福聚。
卷第三
佐助品第六 诸天护持学般若人。
回向品第七 菩萨所有善根,共有情向佛菩提。
泥犁品第八 不信般若,当堕恶趣也。
卷第四
叹净品第九 般若诸法,毕竟净故。
不可思议品第十 甚深般若,不可思议也。
卷第五
魔事品第十一 说听魔事卒生,俱不和合。
小如品第十二 少智,少信,不乐大法,为魔所摄。
相无相品第十三 诸法无相,即是一相。
船喻品第十四 海中有船,可以得渡也。
卷第六
大如品第十五 如来如,一切法如,皆如也。
阿惟越致相品第十六 不着一切法,本来空寂故也。
卷第七
深功德品第十七 甚深般若,成就广大功德。
恒伽提婆品第十八 天女以花散佛,即蒙授记。
阿毗跋致觉魔品第十九 深持般若,魔不得便。
深心求菩提品第二十 行深般若,求佛正觉。
卷第八
深心求菩提品第二十 行深般若,求佛正觉。
恭敬菩萨品第二十一 学般若人,天龙恭敬。
无悭烦恼品第二十二 不生悭心,不生烦恼心,不生破戒心,生智慧心。
卷第九
称扬菩萨品第二十三 入深般若,诸天称赞。
嘱累品第二十四 闻般若人,皆当成佛,各授记已。
见阿閦佛品第二十五 会中比丘,皆生佛国。
随知品第二十六 法无差别,般若如是;法无可得,般若如是。
卷第十
萨陀波仑品第二十七 皆如前义。
昙无竭品第二十八 皆如前义。
嘱累品第二十九 皆如前义。
摘自:《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宋 惟白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