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牙白象缘》本生故事讲解

2016年2月8-9日,宗宙法师讲于上虞区多宝讲寺观音殿 

 我们开始讲佛的本生故事,介绍佛陀往昔因地(菩萨位)时的功德,希望大家听后能够对佛陀的因地(菩萨位)生起强烈的信心,灭除我们的罪障。故事名字叫《六牙白象缘》,在很多经典里都有记载,如《杂譬喻经》《六度集经》《大庄严论经》。在这些版本中,我们选了《大庄严论经》的版本[1],这部经记载的情节有较多引人思考之处。 

 

 一、为什么要讲佛陀的本生故事

为什么要讲佛陀的本生故事?佛陀的本生故事和一般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说故事不一样。第一,小说很多是虚构的,就从来没有发生的事情,编了一个故事;而佛经宣说的本生故事,是真实地发生过的。第二,小说里那些虚构的故事,即使有些可能会发生,但很多在现实中无法做到,有的即使做到了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佛经中的故事,真实地发生过,不但是佛陀,凡夫也可以一步一步做得到。第三,写小说的人是为了迎合读者的消遣心态,看小说的人也仅仅是为了消遣或者是享受故事中的幻想,我们很多人看小说很有兴趣、很轻松,但看过后发现只记得一个大概,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然而佛经里的故事,除了是真实的之外,它还可以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震撼,为我们树立一个榜样。 

如果你是一个还没有信佛的人,至少这些故事可以扩大你的心胸和格局,启发你对人生的另外一种观察,通过了解佛教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主人公行为背后的一种看法、理念,可以启发你的智慧;如果你是佛陀的弟子,那你就会了解到佛陀在往昔是如何修行菩萨道,最终成就伟大的佛果。 

佛陀往昔为了修六度而行的这些菩萨道,对我们而言是很难做到的。在这些故事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虽然难行,但是如果我们有次第地、一点一点地去做,是能做到的,我们对修行佛道也就增加了信心。既然佛陀当年能做到,那每一个有志气的大丈夫按照次第去随学,都应该能做到。做到以后,有很好的结果——可以得到我们所希求的、最终极究竟的快乐的果,断除一切的苦。因此,虽然难行,但是有意义。 

如果修信心,我们看到了佛陀这样的功德,就会生起信心;如果我们想修大乘的菩提心,这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菩提,要看到它的功德,然后会发起欲求。菩提心就是欲得菩提之心,如果没有这个信,就不会有希求的欲,没有希求欲就发不起菩提心。 

我们在看本生故事时要看到,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就要以这样纯正的动机:以利他为主,去成办他利。“成办他利”的发心,要以智慧作为工具。我们这样去速速地修习,就会起到真正的念佛的功德,以及念僧宝的功德——佛陀在因位的时候是僧宝。念佛陀的因位也有随念佛的功德。 

还有一点,我们在看和听这些故事的时候,要尽自己的智慧去思惟。先去思惟我们能听懂、看懂的部分,初发业菩萨所要做的部分我们先去思考、去看,然后慢慢再看登地菩萨的这些功德。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这样我们看人看事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大局观。慢慢地,如果我们对这些故事能看懂,就表示我们在进步,我们的闻思已经在深入。这是总的来讲本生故事的利益。

 

二、故事梗概

《六牙白象缘》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往昔释迦佛在行菩萨道时,还是凡夫菩萨,不是圣者菩萨,他生为一头白象王,住在雪山上。一般的大象有两颗长牙,而这个白象王有六颗。它的身体像雪山一样,非常洁白,非常庄严。这头象王有两个夫人,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它每次出去游戏的时候都带着它们。有一天它们走过一棵大树,树上有一种很好看的花,象王希望把花取下来,放在两个夫人身上作为装饰品。它就用鼻子去摇树,但是风吹过来,把很多摇下的花吹走了,只剩下一朵花掉在大夫人头上。小夫人没有得到花,心里非常气愤,生起了嫉妒。过了一段时间,象王的莲池里长出一朵金色的千叶莲花,象王把这朵千叶莲花拿来又放在了大夫人的头上。小夫人更加气愤、更加嫉妒,就生起了要杀害象王的心。 

在雪山当中有很多修道的人,还有辟支佛等。这个小夫人,即母象,在经中叫作“牸(zì)象”,它就去供养这些修道的人。它用很多美味的果子去供养一百位辟支佛,即独觉,独觉主要是以威仪、神通来度化世间,受世间的供养。供养辟支佛的福报很大,发什么愿很容易满愿,而且很快。小夫人供养完后,到一个山上发愿,说要以供养辟支佛的福报,得生人中,还要有大的势力、有宿命通,能了解这一世的事情,然后要杀死这头象王。发了这个愿,它就从山上跳下来死了。

它这样发愿之后就生到了人间,转生为一个长者的女儿,非常聪明、非常有智慧,而且相貌端正无比。因为她具有这些美德,国王听说之后,就聘她为王后。因为她知宿命,她就想了一个办法,对国王声称她身体不舒服、病了。国王问她要怎么样病才能好,她说她梦见一头大白象,有六颗牙齿,她希望把它的牙齿取来做装饰品,如果他不把象牙取来,那她的病就好不了。国王就召集他的大臣,让他们赶快去把这头大象抓来。

《六度集经》上写得非常有趣,国王召集了四个大臣,四个大臣一听国王说要抓有六颗牙齿的大象,都觉得这是个笑话。他们说:“这大概在天上才有吧?我们去天上抓。”还有个大臣说:“帝释天的坐骑就是有六颗牙齿的大象,我们去抓吧。”这是一个笑话,说明大家从来没见过长有六颗牙齿的大象。

大臣们就到处去打听有没有猎人看到过六牙白象。后来听到有个猎人说他的一个亲戚曾见过,大臣们就把这个猎人叫到了国王这里。国王问王后具体往哪里走、怎么抓,因为象王的小夫人投生以后有宿命通,知道象王的很多特点。象王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有力量,一般人是没办法伤害它的。但是象王对三宝有信心,皈依三宝,凡是见到剃除须发、身着袈裟的人,它就非常慈悲,不会伤害他,这是它最大的特点。王后就告诉猎人,让他藏着弓箭去杀害象王,但是要披上袈裟。

猎人就披着袈裟到了那个地方,他拿着弓箭,悄悄地走向象王。象王的大夫人看见了猎师走过来,就对象王说:“这个人好像要来伤害我们。”象王问:“你觉得他要伤害我们,是因为他拿着弓箭,那么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呢?”大夫人回答说:“他披着袈裟。”象王就对大夫人说:“身被袈裟,何所怖畏?”就是说没有什么害怕的,这是诸佛的幢相,它代表慈悲,“不害于外物”。着袈裟,就是诸佛的幢相,圣贤的标识,表示“内有慈悲心,常救护一切”。“是故”,由于这个缘故,对于披袈裟的人不应该生起害怕的心,反而应该生起什么呢?“见者”,看到的人都获得了安乐、安稳、寂然,得到胜妙的乐,就像月亮“有清凉”,月亮的月光是清凉的,不会变成热的。[2]象王这样安慰它的夫人,夫人听了不再害怕,也不怀疑了。然后这个猎师就走近了,他拿起毒箭射中了象王。

象王被毒箭射中后,大夫人问它:“你刚才说袈裟必有慈悲,现在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被箭射中了?就是这个披着袈裟的人射了你一箭。”象王回答,“烦恼心所作”,是这个人的烦恼心推动他做的,“远离于慈悲”,他远离了慈悲,但不是这个“衣服过”,不是袈裟的过失,袈裟是解脱服。就好像铜上面涂了真金,要冶炼以后才知道有杂质。“诳惑诸凡夫,愚者谓为真”,一般没有智慧的人,会分不清铜和金,将之混淆起来,有智慧的人应该善为分别,知道这是金涂在铜上。

那是什么伤害的呢?是“恶心弓箭故”。“是以伤害我,袈裟善寂服,乃是恶心众,若善观察者,袈裟恒善服。”[3]它的意思是:善于观察的人就会知道,袈裟始终是慈悲的服,是谁有过失呢?是这个披着袈裟之人的烦恼在作怪,使他射出毒弓箭,然后伤害了我。它对夫人作了这番开示。

夫人听完开示,“甚怀嗔忿”,心里面非常气愤,就对象王说,“汝言大善”,你说得太对了,但是“我不能忍”,虽然你讲得很有道理,我还是忍受不了,气愤之心压伏不了,所以我没办法听你的话——说这不是袈裟的过失,也不是人的过失,是他心的过失。我必须把此人踩死,解其支节。

菩萨象王就对夫人说,“不治结使,心则如是”,不治心的人才会这样,不治心的象才会这样,你不要嗔恚,也不要这样说,不应该对这个人生起愤怒。它说了一个偈子,“如人鬼入心,痴狂毁骂医,医师治于鬼,不责病苦人。结使亦如鬼,无明所覆故,能生贪嗔痴,但当除烦恼”。意思就是说,就像一个人被鬼附体,他就疯狂了,就骂医生、伤害医生,对于医生来讲,他应该去治鬼还是治人呢?应该去治鬼,对这个被鬼附体的人,不要去责怪他、伤害他。

伤害象王的猎人就像是被鬼附体一样,他被烦恼所捆绑,生起了贪嗔痴。所以真正的敌人是烦恼,不需要责怪他,应该除烦恼。若我成菩提”,当我成就无上菩提的时候,“名称遍三界,谄伪诸结使,念定勤精进,以灭于结使”,灭除一切烦恼。那个时候,“以智锥镵利,断绝彼诸结,必当令干竭,烧灭使无余,我将来必当,苦恼残灭之”。象王说的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对谁生气?对烦恼生气。对谁的烦恼生气?对猎师的烦恼生气。意思是叫母象不要对着这个人生气、去踩死他。它说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要灭除这个人的烦恼,把烦恼好好地残害一番,把它烧干、把它撕破、断除它的命根子,这是找到真正的敌人。

当它说完这个偈子的时候,母象就不说话了。它的眷属——群象知道它受伤了,就走过来保护它。象王很担心,怕这些象会去伤害猎人,就把猎人叫到它的肚子下面保护起来,然后叫这些象走开,并且对猎人说:“你有什么需要的,随你的便,都给你。”

猎人听了它的话就思惟,他想:“现在我这个人的慈心还不如这头象。”他就哭起来了。象王看见他哭了,还关心地问他:“你怎么哭了?是被母象吓着了吗?还是被我的身体压着了?还是被骂的时候使你受伤害,以致你哭泣?”猎人回答说:“不是这些使我哭出来,是想到我以恶心用毒箭来伤害你,你却以慈悲心、以道德来关怀我。由于慈悲心和道德的关怀,使我生起了极大的忧恼,觉得很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就哭了。”

在象王安慰他的时候,这个人继续说:“我感觉到自己虽然形状是个人,却没有慈悲心,就像尸体一样,根本就不如一个禽兽。而真正的禽兽——象王是一个兽,是属于畜生道,虽然身体是个畜生,却具有这么大的慈悲心,与人中道德很高尚的相比,是一样的。”所以他感觉到自己是人面兽心,象王是兽面人心,他就觉得非常惭愧。

然后菩萨象王问他:“你快速回答我,你是为了什么事情而用箭来射我?”猎师回答说是国王叫他来的,需要它身体的一部分。象王问:“你需要我身体的什么部分?凡你所需要的,你就‘张手’——把手伸出来,我全都给你。作为一个发心的菩萨,一切都不会吝惜的,你需要什么就给你什么,需要牙齿就给你牙齿。”然后又说:“我是为了济救一切众生的痛苦而受这个身体的,‘一切我皆舍,所须随意取,我为利己者,速能至涅槃。为诸众生故,三有中受身,为诸种智故,悲救以为因’。”

象王这样说了以后,猎人更加惭愧、羞耻,他说是国王叫他来取它的牙齿。象王说:“你不用担心,给你就可以了。”但猎人说他根本就没脸来取它的牙齿,他害怕地说:“‘汝慈心盈满,我畏彼慈父,若拔汝牙者,我手必堕落’,如果把您这样慈悲的象王的牙齿拔掉,我的手肯定会因为业报所感而掉下来。”象王安慰他说:“不要害怕,你不敢拔,我帮你拔。”说完就用鼻子卷住自己的牙齿,把它拔了出来。

大家可能看到过大象的牙齿,像弯刀一样,很长,因为很长,它的根也很深。大象在战斗的时候,这两颗牙齿是非常厉害的,六牙大象的牙齿也是一样的,根很深。因为牙根非常深,它把牙齿拔出来时,就流了很多血,由于它的身体非常白,就像在雪山上流下一条红色的小河。

象王的身体非常痛苦,它就安慰自己。这时天人看到了,也帮着安慰它:“你的心应该坚住、安住,应该观察苦恼的众生如何救拔。应该坚牢你的意志,不要生起忧恼的心。”其他的天人、阿修罗、乾闼婆、夜叉都在空中“叹说未曾有”,能做到这样难做的事情,非常稀有难得。拔牙是极大的苦痛,“受痛于当今,内心向菩提,求于最胜果,终无退转意”,其他的天神们互相转告,说这位菩萨终无退转。为什么不退转?因为他的悲心缘念着苦趣的众生。

这时,象王把牙齿拔出来后,“默然而住”,就安静地“住”在那里。猎人看到它拔完牙齿后没有给他,而是坐在那里思惟,心里就想:“它是不是在后悔,不布施给我了?”象王知道猎人这样想,就安慰他说:“‘六牙尽施汝’,六颗牙齿,像白藕根一样的牙齿,全部布施给你。‘诸牙中最上’,可以说这是诸象牙中最好的、上品的牙。‘施汝使安乐’,布施给你,让你得到安乐。‘小待我责心’,你稍微等一下,我先把自己的心克制住,要调伏它。”克制什么心呢?因为菩萨发起菩提心后,利益众生的心是非常的强烈,但是如果身体的苦痛太厉害时,会导致他的心念动摇。所以它就说,让这个痛苦渐渐止息,不要障碍我,“使我于汝所,得敬重信心”,这时它在调整动机,说:“让我先把内心调伏,不要让我因为痛而动摇了对你敬重的信心。”意思就是说它先要把心调好,然后再布施牙齿给他。

象王继续说:“如果你想:自己是一个这么坏的人,‘杀盗淫欺汝’,为了得到它的牙齿,穿着袈裟的衣服,欺骗它,然后用毒箭射向它,这些都是‘伪诈不善具’,具足了种种的恶,它怎么会能够饶恕我呢?怎么还会给我牙齿呢?它为什么会对我这么好呢?”象王安慰他说,“你不要这样想,‘听我答汝意’,你虽然做了众多的恶业,并且以伤害的心用弓箭来射我,‘我皆忘不忆’,我没有去注意这些,‘唯忆敬袈裟,见之心敬信’,我心专注在什么上呢?恭敬袈裟的功德上,‘见之’,使我的心生起敬信。”现在,“施者及受者,有净有不净,我今是施主,悉具于清净,待我料理心,使果报广大,乃当施于汝”,这里是说,现在布施牙齿的主人——施主是象王,受者是猎人。“我用牙齿来布施给猎人,作为施主来讲,都是清净的:心是清净的,加行也是清净的,结行也是清净的。为了让心清净,所以等我把心调理好,使这个布施的果报广大,然后再做布施的正行,布施给你。”

这样说就表示:我怎么把你这样的一个坏人当成一个敬重的田进行布施呢?因为你披着袈裟,袈裟是“离欲幢”,所以我以尊重的敬心而看待,对这样的幢相进行布施,就可以获得广大的果报。”然后象王就用鼻子拿着牙齿,布施给猎师,并且说了一个偈子:“‘我今真实语,毒箭射我身,无有微恨心,加恶报于汝。以是实语因,速疾证菩提,度脱诸众生,如是诸苦恼。’如果我说的是真实的话——你把毒箭射到我身上,我一点怀恨心都没有,不想回报你。如果这是实话的话,希望我速疾地证到佛位,度脱一切众生的苦恼。”说完就作布施。

这就是佛陀往昔的本生故事,佛解说了以后,又说,过去无量生中做了这些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布施,才能够得到所愿的佛果。这个故事是为了使人了解什么道理?“自守清净,心生信敬”,因为这个公案在《六度集经》当中是属于修戒度,戒度主要是不恼害众生,所以说“自守清净”,守着一颗清净的心;在这个故事里又是对袈裟生起了信敬,袈裟是三世诸佛的幢相,代表了佛陀、僧宝,因此而生起信敬。“引此方喻”,是为了说明这两个道理。

在《杂譬喻经》里,这个故事后面有补充:猎人离去之前,象王还告诉他要赶快往哪里逃,不然其他的象会追到他,把他杀害。并且,象王以威神将护他,七天之后他就逃出了这些大象的活动范围,回到自己的国家。猎人把象牙拿回去送给国王。国王拿着象牙心里生起了极大的恐怖,非常害怕,这是业报的缘故,因为是菩萨的牙。小夫人(王后)拿到了这个牙齿,反复地看,且喜且悔。为什么呢?她高兴的是她发的愿已经满足了,她要杀死象王,拿到了它的牙齿。那她悔什么?她生了悔心,“而作是言:我今云何取此贤胜净戒之牙?”我为什么会把这样贤善的、持净戒的人的牙齿取过来呢?她就后悔了,太对不起这样的好人,因为猎人已经把事情的经过汇报给她。她就“大修功德”,赶快做功德、忏悔等等,“而发誓言,愿使彼将来得成佛时”,她发愿将来象王成佛的时候,在他的教法之中出家学道,得阿罗汉。这是她作的忏悔,但是这一世,她发完愿、做完功德,又忧又喜,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了。这是她杀害菩萨的现世果报。

到了释迦佛这一世,在他说法的时候,座中有一位比丘尼,远远地看着佛,大声地笑,然后又哭。在座的各位都非常奇怪,说这个人怎么回事,又哭又笑?阿难尊者去问佛,佛就告诉他这个故事,然后说,当时的象王就是自己的前生;那个大夫人就是耶输陀罗的前世,这一世是他的夫人;小夫人就是在座的那位比丘尼阿罗汉的前世。因为她以神通看到往世,想到原来她的前世就是象王的小夫人,她就又悲又喜。她悲,是想到她前世做了那样一件坏事,十分对不起象王,然后受了很多恶趣的苦;她笑,是因为“贼害善人,更从得道”,她以害心去伤害善人,却反而由此因缘从佛得道,解脱了生死。

当时,与会的大众都这样想道:“对世尊作恶的因缘犹尚得度,况有道德之因缘乎?”一切众会,就发起了无上的道心,愿普度十方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对于佛的前世做了这样恶劣的因缘,把他杀死了,尚且得到佛陀的救度,何况有道德的这些因缘——对他有信心、进行供养呢?

 

 三、分析故事的内涵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来讲,有很多的启发。我们看前面母象与象王的对话,母象看到持弓箭的、穿袈裟的人过来,可能会伤害象王的时候,象王对它说:“袈裟是慈悲之服,不要害怕。”然而后来象王却被披着袈裟的人伤害了,这时母象是想不通的,也忍不住。对于我们一般的人,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我们也会生起很大的嗔恨。并且,如果我们被一个穿袈裟的人骗了一次,以后可能对任何穿袈裟的人都会不相信,会防着他,会想:“这就是一个坏人。”就算我们听到很多道理,情感上可能仍然难以接受,觉得“以后不会上当受骗了”。

在我们的皈依学处里面,就提到了对袈裟应该敬重。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对一切持有这样的形象的,都“应当敬重,犹如僧宝”,不要看他的过失。这和我们的皈依学处是相配套的。

并且,这里有一个关键的、焦点的问题:到底象王是有智慧的,还是上当受骗了?因为它说穿着袈裟的人必有慈悲,结果这个人没有慈悲,反而把它伤害了。受伤害后,它却分析道理说,不是人坏,是心坏,袈裟也不坏,是这个人的心不好,袈裟都是好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焦点。

还有一点,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被毒箭射中之后,象王首先做的事不是去治疗,而是忙着去做什么呢?在这个故事里,它中了毒箭之后,一直忙着对母象和猎人作开示、劝导。有的版本说,象王中了毒箭,后来就命终了。只有这部《大庄严论经》没有说它命终,我想这个结局比较好一点,就选用了这个版本。我们可以想到,行菩萨道者,首先不是为了救自己的命,而是去作开示。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你已经中毒箭了,还不进医院,还在作开示,哪有那么多心情去作开示?”它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如果它不作开示又如何?

猎人,他本来就是为了去杀象王,以杀象王作为他的加行,只要等象王一死,他拿着象牙就可以走了,对他来说,很欢喜地做完这个恶业,就可以离开了;对于母象来说,它对猎人非常嗔忿,只想一脚把他踩死,如果不劝它的话,它肯定去做这个杀死猎人的业,而且非常的痛快;其他的群象——象王的那些眷属,应该也是一样,看到象王受伤了,它们所想的肯定是报仇。

可见一个菩萨在救护众生的时候,救护众生的心、救护众生的这种行为,超过了对自己身体、生命的重视。首先它让它们不要做伤害自己的行为,制止它们。用什么制止呢?它并不是用力量去制止,而是用讲道理去制止。对于母象,它因为敬爱自己的丈夫,所以看到丈夫受伤就生起极大的嗔恨。它之所以怀嗔恨,不愿意顺着象王说的“不要去伤害他”,是因为它的心被烦恼所控制;有嗔恨,它就不愿意听象王的话,将要发动杀业道,去做杀害。象王对它开示就抓住这个关键,要制止它的杀业道,首先是治它想不通的心。怎么治?让它看到嗔恚是没有道理的,不应该嗔恚。嗔恚的对境支持着我们应该去嗔恚;不嗔恚——无嗔,首先看到的是不应该嗔恚、嗔恚是不对的。不对在哪里?在于没有找对嗔恚的对象。象王说这个对象不是猎人,就好像一个被鬼附体的病人来伤害医生,医生是不会因为病人伤害了自己而去打骂病人,应该打骂的是这个鬼。猎人是被烦恼所支使,真正的仇敌是烦恼,所以菩萨把嗔忿的对象转到烦恼上去,这样就转移了目标。真正应该嗔忿的对象是烦恼,通过这样来开示,使母象压制它的恶业。

对于猎人,象王是怎样去帮助他的?是用它的慈悲心,用持戒,不恼害他,不但不报复,甚至还一心地为他着想,怕他受伤。不报复他、不踩死他已经很难,还要保护他不要受别的象的伤害;不但不让他受伤害,还关注他是来干什么的,来这里有什么需要;在被伤害的前提下,仍然像平时布施一个清净的对境一样,调整好动机,把自己的牙齿拔下来,进行敬重的供养。

事情一件比一件难。可以说,一头没有受驯服的大象,是最暴恶、最有力量的,就像这头母象,如果它非常生气、发怒的时候,很显然猎人就会被一脚踩死。大象发怒的时候,这些树、房子都会被它摧毁,何况一个一般的人?调控我们的嗔心比调控一头大象还要难。象王调控它的身体、调控它的心,能够很善巧地把心调好,一点也不起伤害;并且调整好利他的意乐——饶益这个猎人,一心地为他着想,他要得到什么,就给他什么。

更为难得的是,象王对于袈裟仍然持有这样清净的信心。假设象王命终之后,下辈子再来一次,让它再作选择,它是否仍然敬重袈裟?很显然,它仍然敬重袈裟,因为就在这一世,它已经做到了。有的人,如果受过这样的伤害,比如他说,“我被一个出家人骗了”,那个出家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出家人还不确定,反正是穿着出家人的衣服,然后他就说:“以后再也不去寺院了,再也不跟出家人打交道了。”因为怕上当受骗,看到他们就防着他们。这就是属于没有智慧。象王就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受了这么重的伤害之后,仍然把猎人看作一个恭敬的、信敬的田,去尊重他,不伤害他。

但是它也要观察他的行为,它最后是知道的,受的这个田是不清净的,是一个行恶的人。这表明象王是有智慧的,它不是稀里糊涂的,知道他做的是恶业。在知道之后,却不放弃对袈裟、对披着袈裟的这个人的敬信。这是两个关键点,对我们非常有启发。这是我们要好好去思考的,也是我们需要去努力、去揣摩、去思考的一些点。

故事的大概情节介绍了,我们要去思考象王的这些行为背后所代表的意思。袈裟为什么值得象王这样宁死都去敬重?袈裟有什么样的功德?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下面我们对故事所表达的内涵进行一些探讨。

1. 袈裟的功德

袈裟为什么会值得菩萨这样去恭敬呢?在佛陀的经典——《悲华经》里记载:如果谁对袈裟、对穿袈裟的人恭敬供养、尊重赞叹,此人如果见到袈裟的“少分”,就是一点点,“即得不退于三乘中”;如果有众生为饥渴所逼,如果得到很少的一点袈裟,这个众生就会饮食充足、所愿快速成就;如果众生正在违反、斗诤,在斗诤时如果能够忆念袈裟,就会生起悲心、柔软的心,心就被调伏了;如果有众生在“斗战”,就是在战场上,拿着一点点袈裟的话,就能够得到保护,即使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会得到很大的功德。这是《悲华经》里记载的袈裟的功德[4]。

在《大宝积经》里说,袈裟是圣人的“表式”。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些都是圣人的表式,这个“表式”就是代表了圣人的样子。在《四分律》里面说,三世如来都穿着这样的袈裟。《阿含经》说,这叫“慈悲者之服”。“修四无量,服三法衣”,是“慈悲者之服”。《大宝积经》里面又说到,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沙门”?可以着袈裟,能够如法地着袈裟。《大宝积经》说,不是说剃头、穿着法服就称之为沙门,要具有功德才称之为沙门。那么沙门穿什么样的衣服?穿袈裟,穿着袈裟代表他远离了贪嗔痴。然后接着问为什么,因为心已经离开贪嗔痴,佛陀才听许他穿袈裟,如果心有贪嗔痴,而穿着袈裟,这样的人,除了一种情况——专心持戒,持戒的人可以穿袈裟。其他不持戒的人,“则为烧灭袈裟”。为什么?因为这是圣人的表式,表式是“随顺寂灭,行慈悲心”的,“离欲灭者之所应服”。[5]那就表示袈裟不是一般人可以穿的,离开贪嗔痴的人才可以穿;如果没有离开贪嗔痴,要持戒,这样才配得上袈裟。所以,很多没有成为圣者的出家人,他们在穿袈裟的时候,应该以八法敬重袈裟[6]。哪八法?应该起塔的想、世尊的想、寂灭想、慈想、如佛想、惭想、愧想,令我来世离贪嗔痴具沙门法想。应该对袈裟生起这样的看法。经典里这样高度地赞叹袈裟,这说明了袈裟是圣人的表式。

 2. 面对穿着慈悲之服的不善之人,如何用智慧去抉择

前面说到象王看到这个着袈裟的人,就像对圣人一样地恭敬他,生起了敬信之心。它的夫人看到这个穿袈裟的人拿着弓箭,就想到了要害人的人。后来,猎人穿着袈裟,象王不防备穿袈裟的人,就被他用箭射中。这里的问题是,我们会怀疑:既然象王那么聪明、有智慧,为什么会分不清楚这个穿袈裟的人是有益于它还是要害它呢?结果还是被害了,被害了,它还跟它的夫人讲道理,说不是这个人坏,是他的烦恼坏。总的来说,这里思考的点是它到底有没有被这个穿袈裟的人骗了,然后被射了一箭?如果它没有被骗,那为什么会被射一箭呢?如果被骗了,那它为什么又对它的夫人开示“我们应该有智慧,要去抉择,不要把金子和铜混起来了”?

我们对此进行一番思考。象王的观点:凡是袈裟都是代表慈悲的,凡是见到穿袈裟的人,应该生起什么样的心?“袈裟恒善服”,袈裟都是慈悲之服、解脱之服,应该生起信敬。它的夫人问道:“如果按照你的观点,凡是穿着袈裟的人都是慈悲的,那你看,你现在被他射了一箭,这是怎么回事?”象王的回答是:“应该简别,这是解脱服,不是衣服的过,是烦恼心的过。”然后举了个喻,“如铜真金涂,陶炼始知杂”,就是说,金子就像慈悲之服——袈裟,铜就像里面杂了烦恼心的人,铜和金的样子看起来差不多,颜色都是金色,但是要怎么分辨它们呢?要通过陶炼才知道哪个有杂质。通过什么去了解?通过身识去了解,身识了解是触处,通过触处可以了解到它的质地不一样。就是说,我们要去简别它的质量,以此比喻要去简别一个人的内心。

如果按照这个喻来看,对于金和铜,在讨论它们的颜色、样子时,比如问你:金子是什么颜色?大家肯定会说金黄色。再问:铜的颜色是什么?也可以说是金黄色。是否凡是具有金黄色的金属都是金子呢?不一定,例如铜。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具有金黄色的金属有各种各样的,但不能说凡是具有金黄色的金属都是金子。但是问到金子的颜色到底是什么,什么可以表示金子的颜色,我们肯定会说是金黄色。

也就是说,这里的观点是:慈悲的样子是什么?慈悲的代表是什么?如果要找出一个样子来表示,那可以说是着袈裟——剃头、着染衣的这样的人。如果你说:这话不对,因为剃头、着染衣的人中也有很多是坏人,例如这个猎人。同样也可以反问:不慈悲的人是什么样呢?例如象王的夫人为什么会一看到持弓箭的人,就会想到“这个人可能要害我呢”?因为她看到了弓箭。弓箭代表了杀害、攻击,所以我们一看到拿着弓箭的人,就会想到:这是一个有危险的人。

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那就问难说,弓箭应该不是代表了伤害,为什么?因为有的人拿着弓箭,他也很慈悲。例如,一个小孩子拿着弓箭要伤害人,他妈妈冲过去把他的弓箭抢过来,拿在手里说:“你不能拿这个弓箭伤害人。”她此时正拿着弓箭,但她不想伤害人。

这代表什么?我们看到一个拿弓箭的人,认为代表着伤害,因为这是一个通常的经验、一个习惯。我们可以揣度:可能这个人的内心当中会有伤害的心,有嗔心、有杀心,通过弓箭表示出来。同样的,袈裟也代表了慈悲。因为前面《大宝积经》说过,离开贪嗔痴的人,可以穿袈裟,三世诸佛都穿着袈裟。也就是说,这像一个制服——三世圣贤的制服,凡是要出离轮回、要离开贪嗔痴的人,在果位的时候——化身佛都是着袈裟的。他在因地追求解脱的时候,也是穿着袈裟去追求解脱。但是中间有些人做不到,按道理是没有资格穿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这样的有非常非常长远传统的慈悲之服,是可以代表慈悲的,代表不害,就是没有伤害的心态及行为。

从世间的文化来讲,人穿的衣服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佛陀的袈裟却是基本上都是这个形色[7](形状)、这个颜色,它是不会改变的。它的形状都是由一块一块割开的布拼起来的,它的颜色都是坏色[8],穿着它的人还要剃除须发。这是统一的标志。

刚才讨论的是说,袈裟代表慈悲之服,我们不能因为某些穿着这种衣服的人有伤害人之心,就说袈裟不能代表慈悲。它能代表慈悲,或者不能代表慈悲,将导致我们看到着袈裟之服的人会产生一个什么心态,这就是这个公案所要表达的重点之一。

佛陀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欲使人解,自守清净,心生信敬”,是为了让我们心生信敬。在皈依学处里面说过,见到沙门相的人要恭敬,不能毁谤。我们的心态要达到了解这个道理:见到穿袈裟的人,应该生起信敬之心,这样就可以获得好处。虽然穿袈裟的人里面,有一些是有烦恼、有伤害心的,但是这和我们见到他应该生起信敬之心,却不相违背。但生起信敬之心,却不一定说你要去受他伤害,或者你要听他的话,这不一样。对这个人,你应该生起这样的心,但对于他所做的事情,就像象王说的,应该善观察。观察什么?观察这个人,观察他的心,观察他是不是真金。例如他做的事情是伤害人的,那是不对的;他是骂人的,或者是骗人的,这也是不对的。那就要靠智慧去观察。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简别开来。简别开来以后,就会了解到象王为什么在被伤害以后,还关注着猎人需要它的牙齿,然后还调整内心,再把拔下的牙齿来送给他。同时它也简别出来说,“我已经忘记了你对我的伤害,我现在关注的是你是穿着袈裟的人”,然后生起信敬之心。

这里是很关键的一个点,穿着袈裟的猎人作为我们心所观察的对境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想他伤害的那一分,即他伤害的行为。如果我们着重去想这一分的时候,我们的心容易看到他的过失而生起嗔心。因为他让我们的乐受消失了,让我们得到苦受,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生起嗔心。如果对于同样的人——虽然还是这个穿着袈裟的猎人,但是我们想着他是一个披着慈悲之服的人,代表着三世佛的幢相,然后对他进行布施,例如布施象牙。这个时候,因为想到的是这个人身上的另外一分,是值得信敬的一分,所以象王内心生起了这样的信敬,然后还能够发起布施。

这就导致什么?对于同样一个对境,却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在同样的这个人面前,象王和它的夫人所产生的不同的两个结果,这从它们两个身上可以看出来。

如果顺着象王夫人的观察方式,也就是顺着我们一般人的观察方式,我们不去往好的方面看,那我们会认为:我看到的实际情况,他就是一个坏人,我就要对他起嗔心,我就要去把他踩死。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成为一个“不治结使心”的人;“不治结使心”,就起嗔恚;起嗔恚就骂他,然后去发动身业踩死他;结果是成就嗔恚业道和杀业道,然后得到苦异熟,这是它一系列的结果。这就是说不治心作为前因,以及它的过患。所以,我们不治心是不是就自由自在呢?不是,那正好是不自在的,因为你控制不住。

作为象王,它是不是一个软弱者呢?不是,它能控制心,能够往它要想的地方去想。那它得到什么?未来的乐异熟。因为在其他的版本里面记载,它身坏命终后生到天上,这是它的乐异熟。

 3. 作为菩萨,象王做到了自守清净、不违戒律

然后,作为一个菩萨,它没有违背自己的戒律。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他要保持下一世菩提心不退,则不能做四个黑法,要遵守四个白法。最主要的是不能存有损害任何有情的心态,也不能存有舍弃任何有情的心态,否则将违背菩萨的学处,将导致下一世菩提心会衰损。

最关键的是,一个菩萨需要做到守护自己的内心,这整个故事就是“自守清净”,不能起嗔心。对任何一个有情如果起了嗔心,那么就违背了慈悲。慈悲是菩提心的根本,如果违背了慈悲,那菩提心就受伤了,这两个是互相伤害的,所以不能起一丝一毫的嗔恨心。所以对于菩萨来讲,最重要的是守护他的菩提心。

菩提心是以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作为动机而需求菩提。如果象王舍弃这个猎人,不想利益他,不但不利益他,还要伤害他、报复他、要踩死他,这样的话,作为菩萨来讲,就犯了一个很大的过失。这是象王最主要要守护的。就像一个皈依的佛弟子,最主要要守护的是皈依体;发菩提心的人最主要的要守护什么?如果舍弃有情、舍弃利益他的心,就是不想管他了,“我不帮助他了”,这是很严重的一个过失。

四白法里,要做到“一切有情如来想”,“令诸有情圆菩提”,要让一切有情证得圆满菩提。所以它在“自守清净”,守护自己的心的时候,对于猎人,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没有退失利益他的心,一直想着要饶益他,乃至被箭射中后,还要把牙齿拔下来给他。这都是利益他。不要说下一世,就从这一世,猎人已经被他深深地感动了,这从公案里可以看到。

菩萨慈悲心的力量,最基础的,在《六度集经》里这样阐述,象王的内心是这样想的,它说:“不要乱我的心,让我恶念生起。如果‘念恶者’,死后就会入三恶道。菩萨的精神就是‘怀忍行慈,恶来善往’,别人对自己不好,我用好的去回报,是‘菩萨之上行也’。”这是它的观点。

这种行为在什么样的前提下都不会变,乃至“俎骨脯肉,终不违斯行也”。“俎骨脯肉”,就是说把骨头像剁肉泥一样剁烂,把肉做成肉干,即使受到这样的伤害,都不违背这个原则。如果修这样的行,死后则生天上,快速得到灭度,就是涅槃。

所以,这是最基础的:自己不堕恶道,要生善道,不报仇,然后能够“疾得灭度”。这是它内心的想法,主要是护心,所以这个故事放在戒度,“自守清净”,自守清净的内心。这是菩萨的一种非常宏大的心量,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菩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这样去看待问题,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我们也应该想,之所以值得我们这样去做,是因为这样做对自己也有利益,对别人也有利益,不是仅仅利益别人。这是第一个焦点,“自守清净”。

 4. 面对杀害自己的人,更难的是还做到了“心生信敬”

第二个是“心生信敬”,这是故事的第二个难点。不伤害他,然后利益他,这已经难以做到了;但在这个前提下,还要能够对他生起敬重、信敬,看到他的功德,这就非常的难。

在《贤愚经》里曾经也引过类似的公案:有一头狮子,也是被一个穿着袈裟的猎人打死了,但是它对这个猎人生起了善心,由于这个功德,结果是它虽然命终了,但是十亿万劫做转轮圣王,最后成佛。这个公案是佛陀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呢?当时提婆达多伤害佛,叫一个新王去杀老王。那个国家的人们都非常讨厌提婆达多,说他是一个很坏的人。因为提婆达多当时是个出家人,穿着出家人的衣服,那个国家的人对全部出家人都没有信心了,生起了很讨厌的心,看见他们就躲着,也不给他们饭吃。在这样的情况下,佛陀就给大家宣说了这个狮子的公案,然后大家就生起了信心。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不能因为一个披着袈裟的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就对所有披着袈裟的人失去信心。这个公案就说明了这一点,要“心生信敬”。

当我们面对一个做坏事的人,他代表着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种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地动摇自己的信念。我们要用智慧去抉择:哪个是我们需要保留的,哪个是我们需要去舍弃的。这一定要清楚。世间的一般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受到别人欺骗时,我们会有一个后遗症,就是对这一类情况会心生恐惧。例如我们被某个商人骗了,我们就说商人都是奸商;被某个出家人骗了,我们又会说出家人都不好、都是假的,然后无限扩大。这就是属于没有智慧。正因为这类人本身是好的,所以才有装作好的来骗的必要性,才有“市场”。如果本身不是个名牌,就没有必要冒你的牌嘛!我们要了解,我们要的是本身是好的那一分。就算受骗了,但我们的信念不能改变。这是我们要去了解的。

象王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不但“自守清净”,还能“心生信敬”,对于这个“解脱之服”一直是生起这样的信心,所以它能够生生世世对三宝有非常强烈的信心,乃至在畜生道当中都行这样的菩萨道。

有人会说,一个菩萨发了菩提心,怎么还会掉到恶道里去呢?初业的菩萨,例如资粮道的菩萨,可能会因为愚痴,会随业力堕到恶趣;但是他不会由于嗔恨而堕到恶道,因为他的菩提心强烈的缘故,他生不起嗔恚。加行道的菩萨,他可以由慈悲愿力而投生到恶道(但是他的投生和由业力推动的投生有点不一样,由业力而投生的完全不自在),跟一般的人是一样的,他会受很多很多的异熟苦。如果是登地的菩萨,那就绝对没问题,他直接由化身而游戏自在。

这个公案里面,我个人思考,象王应该是加行道的菩萨。我是这样思考的,大家可以参考,从哪里看出来呢?从它对猎人说,“汝欲有所须,张手速受之,诸发菩萨心,一切无吝惜,随汝所须者,悉当舍与汝。须牙即与牙,恣汝拔断取,我以济救故,由此受是形”。“我以济救故”,就是为了救济众生痛苦的缘故,“受是形”,受这个象的身。“一切我皆舍,所须随意取……为诸众生故,三有中受身”,如果它是由业力投生的话,这句话就没有什么意思。如果由业力投生,那不用慈悲救济,也会受象王的身——畜生。由于它是“以济救故”,就表示它带有主动性,以慈悲愿力而投生。为什么不说它是登地的呢?因为登地的菩萨,不会生起这样的苦受,而它被箭射中时,身体生起极大的苦受。虽然心没有忧,但是身有极大的苦。菩萨如果到了登地是不会受这样的苦,例如龙树菩萨,他把头施了也不会痛苦,就像摘一片菜叶一样,很轻松。这里它既不是由业力,也不是登地,因此推测它应该是加行道。

在这里,一个菩萨投生到畜生道,是由于救济其他众生的缘故。这就可以看出来,它为什么被射中之后,还有时间在那里说教。一般我们被箭射中了,赶紧要进医院,赶快急救,保住命是最关键的;但很显然,象王并没有把这当成最主要的事情,它在说教,对它的夫人不断地说教,对猎人也在说教。说教就是在帮助他们。

由此可见,我们平时碰到最紧急的情况,为什么会害怕呢?例如象王的夫人,为什么会一看到弓箭就害怕?因为我们对这个所受生的身体是紧紧地执著,稍微受到一点苦受、稍微受到一点伤害,心也会生起忧苦——身的苦会引起心的忧,然后我们就很害怕,害怕失去这个身体,虽然这个身体不一定好。就像畜生道的每一个动物,你看着它好像过得很苦,但是叫它舍弃这个身体,它也是很不愿意。也就是说,由于执著的缘故,我们会防护。但是象王并不是像这样去作防护,因为它自己说了,为“济救故”而受这个形,随时都准备着要舍弃这个身体,准备去帮助别人。

这个我们可以揣度一下,像我们这样的人,平时很多人都认为“我是不怕死的”,这种是第一个层次的。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死有什么痛苦,所以一点儿也不害怕,但到了临死的时候却用手抓胸:“来不及了,太恐怖了,我不要死!”

有的好一点,就念死无常,然后透过不是很正确地念死无常,他会很害怕死,觉得死了怎么办、死了怎么办,很贪著,这种人就会很担忧。

如果很好地修了念死无常,由于他的贪著减轻,在他命终的时候,这种贪著比一般人要轻,所以恐怖和难忍的痛苦也会轻。但终究,对于每个人来讲,死,一辈子只能经历一次,所以都会很害怕——因为执著的缘故,多少都会害怕、会担忧。

而菩萨,我们可以想象,菩萨对于死怎么看待呢?他已经作好准备。准备做什么呢?要行菩萨道,修六度。修六度的时候,像加行道的菩萨,不但是比量了解空性,而且有缘空性的止观双运。在不断的串习过程中,他是向着登地、向着见道在发勤勇用功的。就像一个人面对考试一样,他正在奔向圣者这个行列,那么他的用功方式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对于这种死,对于高位菩萨所做的菩萨行,会有一种非常希望试一试、锻炼锻炼的心态,但不可能说无缘无故地把身体舍弃。所以一旦有人来伤害他,他的内心并不见得会像我们那样害怕,反而他会很踊跃,会去尝试。

这个我们自己也有体验,比如布施一块钱给一个乞丐,如果你从来都没做过,突然听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做了功德很大、很了不起,你想:这个事情好像也不太难。你就会很踊跃,想:哪天我也去做一做吧,做了别人也会说我很厉害。这样,一旦你遇到一个乞丐找你要一块钱,你马上就把钱拿出来布施了。做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觉得很不错,“我还是挺厉害的,做到了”。做之前什么感觉?“我很想做。”乞丐来的时候你怎么想?“很高兴,你终于来帮我锻炼了。”

所以,对我们这些一般的、修行很差的人来讲,是很害怕的事情,象王却不是很害怕,它是非常的勇猛。

5. 对我们有何启发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主要是了解两个原则:一个是自守清净的心,一个是心生信敬。它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袈裟生起信敬,不观待这个穿袈裟的人是怎么样伤害它。并且它还调整动机,调整动机的基础就在于它要先心生信敬,然后再做这个难行的布施。

 (1)难行能行,是有前因的

这看起来是非常难,但是我们想,佛陀那么伟大,最后成佛了,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能力非常强。他的能力怎么强?智慧、悲心都非常强大,达到了顶点、极致。这样的强大是不是无因生的呢?不是。既然是有因生的,那就可以改变。他达到这样极致的强大,肯定是有他的前因,那就是十地菩萨作为他的前因。十地菩萨的心,然后九地、八地、七地,这样往前推,推到初地——圣者的开始,再往前推,圣者是不是天然的?也不是天然的,自然是由一个凡夫而成的。凡夫菩萨,那前面就有加行道、资粮道。这样一个一个往前推。菩萨行菩萨道,然后得到佛果,这有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就想到,原来佛陀果位的伟大,来自于他的因位——行菩萨道。那说明没有因就没有果,没有菩萨道,就不会有这么伟大的佛果。所以我们若是想要希求佛果,肯定也不能缺前因,要从因上求,所以我们也要去行菩萨道。

在我们行菩萨道之前,先要了解菩萨道有何殊胜、有何伟大。这个公案就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佛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这样的考验经过了无数次,做了很多很多次,做了三大阿僧祇劫,最后才得到佛位,那我们对于佛陀的果位的信心会更加强烈。原先我们想,佛陀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这样就太空洞。现在我们知道,在因位的时候,佛陀已经这样去做了很多非常难做到的事,难是难,但是要得到佛位,却又是必须的。

 (2)不一定要马上做到,但要能理解,慢慢打开自己的心量

这个故事给我们有很多启发,我们要反观自己。现在在座的,有的是佛弟子,有的不是佛弟子;有的是皈依很久的佛弟子,有的是披着袈裟的佛弟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我们看了一个故事、听了一个故事,前面讲了,这不是小说,我们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能做到不一定说我们马上就按照那样生硬地套过来用,你马上就说:我也去被人骗、被人杀,我也没关系,我也这样做去。这不是勉强的事情。首先我们心态上要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先要看懂,再去了解菩萨的慈悲、智慧,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找准方向,然后慢慢地随行。这要基于如理地思惟,如理思惟要先听闻正法,听闻正法要找到善士,这要一个一个地来。但是我们听了以后,至少会有一个方向。我们现在所执著、所在意的很多东西,有的是极端错误的,有的是因为心量太小,有的是因为太自私。所以我们可以去对比,我们碰到很多的人和事,比如碰到伤害自己的人、欺骗自己的人,几乎没有超过这个公案所阐述的。你说:“我被某某伤害得太厉害了!”“怎么回事?”“原来他骗了我。”“他怎么骗了你?”“他把我的一块钱骗走了。”很多人为此忧恼不已。

有个居士曾和我讨论一个人生的伦理问题。他说:“我在路上开车,如果另外一个人的车把我的车灯撞坏了,那个时候我应该怎么办?”他继续说:“我停下来好好地教育他,‘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你会伤害别人的性命’。”我说:“如果这个人不听你的呢?”他说:“那我一定要跟他讲道理,一定要去找交警大队,一直跟他斗争到底。”我说:“你为此付出你的生命若干天,比如说要一个月才能把这个事情搞完,你也愿意吗?”他说:“愿意,我为了教育一切的人,让他们明白不能在路上违背交通规则。”

这是什么?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其实这已经是自己放不下,然后说“我是要帮助他”。我说:“你算一下这个账,为了‘帮助’他,你要投入多少的时间,你用这个时间去赚钱,可以赚很多很多钱。”他说:“这样的话,那我还是算了吧。”这就说明,我们没有去分析过做这个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你为了教育他,那倒是值得。你如果是本着菩萨道的精神,花了一个月,每天花一个小时,还要去跟交警大队不断地联系,直到胜诉,直到这个事情解决;即使这样的话,那个人也不一定就会醒悟,就会遵守交通规则。他可能以为:这次我倒霉,碰到一个比我厉害的人,下次我要找个更厉害的人帮我。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很多事情,不要盲目地去模仿,“我要去做什么样、什么样的菩萨”,也不要过于怯懦,好像“我什么也做不到,我就是要怎样怎样”。我们看一个故事,是为了扩大我们的眼界、扩大我们的思路,不是要你一定要像谁那样去做。这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如果你的心量很小,你觉得你不打这场官司、你不去告他,你甚至一年都睡不着觉,那你还是去告好一点,那样可以睡得好一点。如果你的心量不至于那么小,那你就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意义不太大的事情上,应该更有智慧。

总的来说,我们学习一个佛菩萨的公案,首先要看懂,然后随喜,然后生起信心。再一个,在我们人生中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来,会有个类比。当你心力很弱的时候,被骗了,那你是不是被骗成这么惨——被射了一箭?你说你被害,你没有被射了一支毒箭?

如果你说,“我如果要做个好人,一定要对方是好人,我才回报他”,那是不成立的。你看菩萨象王,面对这么坏的人,它还是生起这么好的心。这说明我们平时认为“对方一定要好,我才能对他好”,这个前提是不对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的观点是对的,那这个好人太好做了,谁都是“先等着别人对我好,我再对他好”,这只能说是普通的好人,只能叫作“知恩图报”而已。

 (3)要有智慧把人和法分开来

我们在看了这个公案以后,了解到袈裟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同时还需要补充一点:对于披袈裟的人,大家要思考,如果你把他当成三世的圣贤一样地看待,但如果他叫你去干坏事,那你是干还是不干呢?如果不干的话,那你不是不听圣贤的话吗?如果你干的话,那岂不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人吗?这也是我们平时要思考的。这和对待爸爸妈妈的例子一样:我们是不是要对爸爸妈妈孝顺?要孝、要顺。那他们叫你去偷东西,你是不是要孝、是不是要顺呢?如果顺的话,那你去偷东西,就犯罪了、干坏事了。你如果不去偷,你做好人,那你是不是不顺了?不顺的话是不是不孝了?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同样的,我们这样去思考,应该把要信敬的对象和他所阐述的道理,这件事、这个法,以及他如不如法,分开来。我们要去思考怎样分开。分开了,就知道这个比喻——铜和金的关系。你要有智慧,能够把涂在铜上面的金和铜分开,铜是铜、金是金,不能因为铜和金类似,就把这两个混成一堆。我们经常是混成一堆的:如果这个人是我们喜欢的,那他说的错的也是对的;如果这个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他说的对的也是不对的。有时候我们又会看到,如果这个说话的人,他说的是对的,那他整个人都是好的;如果他说的是不对的,那他整个人都是坏的。这是我们的习惯性思惟,人和法混成一团。我们要有智慧,怎么样去把这一团从中分开,把它剥离出来。这就是我们要去思考的,要增长我们的智慧。

 

 四、回向

今天我们忆念了佛陀因地的故事,希望我们对佛陀生起极大的信心,并且发愿我们终有一日,也能够像佛陀的因地一样,做到这些难行能行,并且终有一日,成为一个能够利益一切有情的士夫——伟大的佛陀。要成为这样一个有情,希望我们发愿,不断地在因上积累,不断地向这个果位靠近。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离开什么?凡是让我们能够生起善心、积集资粮的所有的因缘,包括善知识、佛陀、正法,还有僧伽。希望我们能够在整个过程中都有智慧、慈悲。在我们将要生起不好的心的时候,希望能够生起好心、慈悲的心、智慧的心去对治。最后,回向能够灭除往昔我们对三宝的诽谤、不恭敬的这些罪过,使我们能够清净谤法的业障,让我们能够对三宝生起清净的信心;也回向恩师(智敏上师)等传承师长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1] 《大庄严论经》(马鸣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卷第十四。

[2] 《大庄严论经》卷第十四:“象王语言:‘身被袈裟,何所怖畏?’即说偈言:‘如是之幢相,不害于外物,内有慈悲心,常救护一切,是故彼人所,不应生怖畏,见者获安隐,寂然得胜妙,如月有清凉,终不变于热。’”

[3] 《大庄严论经》卷第十四:“尔时象王,即说偈言:‘此是解脱服,烦恼心所作,远离于慈悲,悉非衣服过。如铜真金涂,陶炼始知杂,诳惑诸凡夫,愚者谓为真。智者善分别,知是金涂铜,恶心弓箭故,是以伤害我。袈裟善寂服,乃是恶心众,若善观察者,袈裟恒善服。’”

[4] 《悲华经》卷第八(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世尊!我成佛已,诸天龙、鬼神、人及非人,若能于此著袈裟者,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其人若得见此袈裟少分,即得不退于三乘中。若有众生为饥渴所逼,若贫穷鬼神、下贱诸人,乃至饿鬼众生,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其人即得饮食充足,随其所愿,疾得成就。若有众生共相违反,起怨贼想,辗转斗诤,若诸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拘办、荼毗、舍遮、人及非人,共斗诤时,念此袈裟,寻生悲心、柔软之心、无怨贼心、寂灭之心、调伏善心。有人若在兵甲斗讼断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辈中,为自护故,供养、恭敬、尊重,是诸人等,无能侵毁、触娆、轻弄,常得胜他过此诸难。”

[5]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三(北梁沙门释道龚译)宝梁聚会第四十四 沙门品第一:“余不持戒人则为烧灭袈裟。何以故?圣人表式,随顺寂灭行慈悲心离欲灭者之所应服。”

[6] 《大乘宝梁经》(北凉·沙门释道龚译):“迦叶!是故出家比丘身服袈裟时,若未得沙门果者,应以八法敬重袈裟。何等八?于身袈裟,应起塔想、世尊想、寂灭想、慈想、敬如佛想、惭想、愧想、令我来世离贪恚痴具沙门法想。迦叶!是名八法敬重袈裟。”

[7] 《俱舍论颂疏》:“色有二种:一显、二形。……显色十二者,青黄赤白影光明暗云烟尘雾。形色八者,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

[8] 翻译名义集:“梵云袈裟,此云坏色衣,言非五方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