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二〇一二年正月初五上午
今年我们在春节一开始,要介绍皈依。
皈依,主要介绍三宝的功德。我们首先要祈请恩师加持:对我而言,要求加持能够如实地、不错地赞叹出三宝的功德;对大家而言,应该求加持能够正确地听到三宝的这些功德;然后,我们共同希望,能够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心。如果我们的信心越来越增长,最后,我们可以趣入僧宝之流,究竟可以得到佛陀的果位。所以我们现在要求加持,希望我们的信心能够增长。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很久以前就作过皈依,皈依对每个佛弟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皈依与否是区别是不是进入佛门的一个标准。在进入佛门之时,比如我们已经承许,从内心当中认为三宝是我们的皈投处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一个佛弟子。
今天也有很多新的想皈依的人,皈依不能仅仅理解为我们就作了一个这样的宗教仪式。如何皈依?在道次第中讲的科目有四点:知功德、知差别、自誓受、不言有余而皈依。
一、明皈依之境及其因相
首先我们说皈依境,即皈依的对境。我们在趣向皈依的时候,就是找一个依靠的对象。我们到底如何去皈依这个对境,它对我们而言是怎样成为我们的依靠的?我们皈依之后和刚皈依的时候,有没有进步,就观待于对皈依的对象的这种依靠心态强烈与否。你要依靠它,前面又有两个因素,就是首先你要认为你有必要,你有一些苦恼、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解决,这是一个动力。否则你不需要依靠,因为你没有这种压力,就没有忧患。有了这种担忧之后,你会找寻谁能解决。你经过找寻、比较,然后就会找出一个皈投的对象。在众多的皈投对象当中,可以分为两类:一个就是三宝,还有一个就是三宝以外的导师、教法,以及随行众。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是有标准的。我们认为三宝能够作为我们依靠的时候,标准是什么?为什么?那就是要明白皈依的境和皈依这个皈依境的因相,为什么应该皈依它?应皈之相就分为四科。
首先他自己要能够证得无畏的果位。要证得无畏的果位,首要的标准是不仅自己能够不害怕,要出离生死,还要出离耽着于涅槃的境界当中。这就是离二种怖畏,只有佛宝符合我们的标准。
如果我们在抉择什么是我们的皈依境的时候,没有一个标准,比如仅仅是从情感上觉得佛陀是我们的所依,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话可能就不会持续,比如今天我听谁说佛教好,好在哪里?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多,比如在座的各位有的说,我妈妈或者我爸爸生病了,因为皈依了佛教而好了,所以佛教好,我也要皈依;有的说,有人不聪明,通过皈依佛教而变好了,所以我皈依佛教;有的说我身体不好,通过皈依而变好了,所以我皈依佛教。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而且可能不会持续,容易退。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身体总是时好时坏,我们的成绩也是时好时坏,包括我们的亲友也是同样的,如果你的信心来自于身体好不好,那当你身体不好的时候,不信佛的人就会责难你:“你不是信佛嘛,为什么会身体不好呢?”“你不是信佛嘛,为什么变贫穷了?”你即使嘴巴上还在说“我就是要信佛”,但事实上内心已经开始不安了,这样的话对我们所谓的“对三宝的信心”会产生很大的波动。
我们要去问自己,到底三宝作为我的依靠,主要依靠在哪里?是不是除了三宝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依靠?要这样去思考,这对我们的这种皈依的心态有帮助。在这个救护堪能当中,首先,他自己一定要证得无畏的果位;第二,要有善巧度他的方便;第三,对一切众生没有亲疏,大悲遍转;第四,普利一切有恩、无恩。这样的一个标准,可以作为我们皈依的对境。这里讲的是堪作皈依境的标准,后面讲的是知功德,即佛法僧三宝具体有什么样的功德,从四个方面——身、语、意、事业来说。由于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堪为皈救,已经达到这个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在阐述堪为皈依的因的时候,主要是讲他自己已证得无畏的果位,又善巧于度他方便,这可以从后面他的四方面的功德去观察。
(待续)